湾里,赋予都市人向往的理想生活样本

2025.05.12

用“城市微度假”重构商业想象,打造生活新方式

"探索新生活 启航新未来"——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发生一场关于未来生活方式的深度探讨。由湾里、TimeOut北京、TimeOut Club共同主办的城市生活方式沙龙在湾里·汀云美术馆举行,活动聚焦微度假趋势与生活方式商业的融合创新,汇聚文旅地产、餐饮主理、文化领域等多方嘉宾,共探湾里在城市副中心打造新生活场域的构想。作为融合轨道交通、商业集群与文旅体验于一体的 "城市微度假超级综合体",这也是湾里首次向业界与公众展示其作为理想生活样本的完整轮廓。

TimeOut北京出品人欧文在开场致辞中提到,真正有意义的城市商业,不应只是“流量容器”,而应成为“生活的连接器”。湾里作为城市副中心的文商旅实验场,正在成为一个具备连接力的微度假样本。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文商旅专委会秘书长、研究员蔡云认为,在微度假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通过文商旅融合的关键不在于场景叠加,而在于边界的打破与体验的重构,而湾里正是在城市副中心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一种可供复制的答案。

来自商业地产、文化旅游、餐饮零售等领域的专家及品牌主理人深度交流,不仅聚焦副中心商业升级路径,更让湾里 "全龄友好、场景沉浸、内容生长" 的规划理念深入人心。这场汇聚行业先锋的深度对话,不仅探讨如何重塑并满足全龄消费体验,更勾勒出副中心商业升级的全新想象。

湾里首次对外全景呈现

——三大板块构建微度假生态,重新定义 "城市生活目的地"

湾里项目由京投公司、首旅集团、北京城建集团联合打造,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文化旅游区核心位置,由王府井WellTown、诺岚酒店、汀云小镇三大核心板块构成,预计2025年年内全面开业。区别于传统商业体,湾里以 "轨道 + 商业 + 文旅" 的站城融合模式,重新定义 "城市生活目的地"。

1. 业态创新:打破边界的沉浸式体验网络

湾里・王府井WellTown突破传统奥莱定位,业态涵盖文化艺术、运动娱乐、儿童游乐,占比过半,将在落成后成为国内首家跨界融合多元体验的大型文商旅奥莱综合体。

湾里・诺岚酒店以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为设计灵感,打造垂直生态空间,十层无边际泳池与环影灯光秀观景台成为城市地标级打卡点,以互动、灵感、先锋的品牌精神为主导,致力于打造集设计感与功能性于一体的高端都市生活方式,提供 "艺术即生活" 的高端体验。

作为湾里核心文旅板块,汀云小镇不仅是文旅功能的核心承载,更是生活方式内容的核心表达。小镇以“24小时不夜城”“空中花园”“沉浸式体验集群”为特色标签,精心规划五大体验中心,包括城市副中心首店中国国家地理探索中心、小王子主题乐园、URIDE友滑滑板场,以及沐蘭遇汤泉、芸畅梦田Live House,构建起全龄段+全时段,集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购物、设计师酒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活体验网络。

2.区位优势突出,缩短“城市微度假”距离

北京环汇置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杨表示,湾里是致力于让大家愿意“花时间”的生活目的地。未来3-5年,随着城市副中心国际文旅度假区的形成,湾里作为区域内唯一的商业项目,为繁忙的都市人,提供距离更近的、更具象化的“诗和远方”。也希望与更多商业伙伴,共创一切满足消费者的想象。

湾里目前汇聚三条地铁交汇:1号线-八通线、7号线及S6线(规划),S6线建成通车后,可实现30分钟直达首都、大兴两大国际机场,更实现覆盖京津冀1小时通勤、生活圈。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推出,国际客群范围将更加广阔,成为可以链接世界的 "微度假窗口"。

来到湾里,人们"可漫步、可停留、可社交"——北京环汇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弋介绍到,业态之外,湾里·汀云小镇在街区设计上强调开放性和步行尺度,建筑高度克制、视觉延展感强;配套的艺术公园、美术馆、不夜街区,融入丰富的主理人业态,构成完整的商业文化呼吸系统。这种“有内容的留白”“更沉浸式的体验”,成为区别于传统购物中心和景区文旅的根本所在。

湾里是一次对城市生活界限的主动重组,从功能导向走向体验导向,为当代都市人提供了更多实现城市微度假的可能。

从 "过客经济" 到 "常客生态"——微度假小镇的价值共创

沙龙核心对话环节《从“过客”到“常客”:微度假小镇如何重塑新消费体验,打造持久吸引力》,行业专家与品牌主理人围绕“全龄需求满足”与“持久吸引力构建”展开交流。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文商旅专委会秘书长、研究员蔡云从微度假的本质出发,她认为微度假的核心是对 "生活节奏切换的把握"——湾里通过复合场景,让都市人既能享受便捷的城市配套,又能获得 "短暂出走" 的心理满足,也是破解 "城市倦怠" 的关键。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乡村研究院专委会委员李雪敏指出,湾里的区位从 "物流中心" 到 "人流中心" 的转变,本质是需求从物质到精神的升级。通过物理上的规划,映射出精神上的分层布局,从而实现 "一代人的游乐场,三代人的生活场"。北京烹饪协会秘书长宗志伟强调,餐饮在微度假场景中不再是功能配套,而是 "生活方式的入口",注重与品牌的 "价值匹配",就能形成 "项目为品牌赋能,品牌为项目造血" 的良性循环。

参与沙龙探讨的餐饮主理人从客群、内容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即将在湾里落位的富华斋,主理人赵光有认为餐饮的“好”不仅是味觉层面,更要考虑多感官体验的整体呈现。微度假小镇的业态强调场景的沉浸感与文化的延展性,富华斋希望将湾里在地文化与产品结合,立足、守正又创新;壮壮酒馆Bistro STRONG 主理人贾钰坤从年轻人角度分享,认为可以打动人的餐饮体验可以让人捕捉到对美好生活的感知,空间氛围、菜品表达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投射。

北京环汇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弋从项目本身的视角出发,表示在面对优质餐饮品牌时,湾里更注重与品牌的“匹配度”而非“填补率”。微度假场景本身具有极强的内容可塑性,让好的品牌在这里不仅“开起来”,更能“留下来,热起来”。

从张家湾古码头的漕运繁华,到如今三条地铁交汇的城市枢纽,湾里承载着连接与创新的基因。它将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 "微度假综合体",更是一次关于城市生活方式的大胆实验——在这里,商业不再是消费的容器,而是生活的孵化器;空间不再是建筑的集合,而是故事的发生地。湾里正以 "真实可感" 的场景勾勒未来:当孩子在探索中心触摸自然奥秘,当年轻人在 Live House 释放压力,当家庭在艺术街区共享时光,属于每个人的理想生活,正在这座 "城市微度假超级综合体" 中悄然生长,在城市肌理中开辟出一片容纳多元向往的真实空间,让理想生活触手可及。

- END-

RECOMMEND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