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自己,
去更多的地方,让自己更完整,
让自己的认知更开阔。”
马天宇如是解答旅行的意义。
抵达从来不是旅行的目的,
遇见的人、遇见的事,
是他旅行中最为看重的部分。
旅行P人不喜欢做规划,
不期而遇的惊喜,
更能触动内心的惊叹与感动。
11月,北半球寒风阵阵,澳大利亚却正值春意盎然的季节。
这是马天宇第一次来到南澳大利亚——坐落于澳大利亚中南部、充满机遇与传奇的地方。对于经常旅行的“旅游博主”马天宇来说,这次旅行堪称一次“奇遇”。
1
和南澳的主人们玩耍
所谓的我,
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
我是我接触过的人,
触碰过的物,
感受过的情爱
迷失过的痛苦等等,
所有的一切才成为此刻的我,
少一点都不是我。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谁能拒绝澳大利亚那些独有的野生萌宠呢?在南澳大利亚,他们是真正的主人。喜欢动物的马天宇,看到它们就雀跃地奔上前去——果然还是那个少年。
在阿德莱德山(Adelaide Hills)的峡谷野生动物园 Gorge Wildlife Park,马天宇与小朋友们一起喂养袋鼠,“亲手抱考拉”——手感跟他之前想象的完全不同,考拉轻轻卧在胸前,毛绒绒的手感也触动了他作为一个巨蟹座柔软的内心,“现在社会太忙碌了,大家没有时间去亲近自然。跟这些温和的小动物们互动,会激发内心柔软、温柔的一面”。
在艾尔半岛(Eyre Peninsula)的林肯港,马天宇起个大早,乘船出海,换上潜水服跃入海水中,与海狮一起游泳。大大小小的海狮们不时在周围游过,好奇地打量这位“客人”,瞪着大眼睛,转身又好像在邀请他跟上,一起玩耍。
在“Two Songs Sanctuary”动物保育园,生活着一群被遗弃或者被救助的动物,包括33只袋鼠和9只南澳州特有的南方毛鼻袋熊。
每一位到访的游客,购买门票不仅能享受与这些可爱动物共进晚餐的机会,还可以供养这里1只袋熊+1只袋鼠1周的食粮。
得知我们拍摄一行12人的门票可以供养1只袋熊加1只袋鼠3个月的食粮,马天宇眼睛瞬间亮了,迫不及待端起食盆,大步流星冲向萌宠们。对他来说,关爱动物,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羊驼也是澳大利亚的代表性动物之一,在索芙特羊驼农场(Softfoot Alpaca Farm),刚一靠近羊驼群,它们便齐刷刷地转头注视着我们。马天宇温柔地搂住一只羊驼的脖子,和它亲密合影,俏皮地与它说话。不一会儿,他又跳上一旁高高的草卷,在没有天花板的无边草地,像一个终于可以放肆玩耍的孩子般,尽情享受这一刻的欢乐。
今年,马天宇在北京郊区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老马农场”,种地养鸡养羊,自称是“打工界的陶渊明”。在南澳大利亚旅行的这几天,时不时提起自己的农场,自豪地谈起每天收获30多颗鸡蛋啦,惦记2只长不大的小羊啦,发愁分配摘不完的菜啦......问起他种地的缘由,马天宇先是笑称中国人的基因觉醒,接着说起自己种地的天分,“想过这样的生活了,就刚好到这儿了,就自然而然发生了。通过自己双手劳动得来的东西,感觉很踏实。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种地我有经验啊,干活让我心里更踏实,而且又能吃到自己种的有机蔬菜、有机鸡蛋。那,何乐而不为呢?”
农场劳作之外,旅行是马天宇如今最大的乐趣之一。“更新自己”,他说,“全世界是一个大地图,你的地图只有一小块,你想让自己的地图更大更完整,就得去更多的地方。”
2
海鲜好鲜!
“仪式是什么?”
小王子问道。
狐狸说: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艾尔半岛崎岖壮丽的海岸线和如诗如画的海滩,被称为南澳大利亚的“无憾岛”。这里不仅是钓鱼、冲浪、航海和潜水的理想胜地,还是“海鲜前哨”,盛产各种美味海鲜——南部岩石龙虾、蓝鳍金枪鱼、生蚝和野生鲍鱼等。特别是柯芬湾(Coffin Bay)和烟雾湾(Smoky Bay)的生蚝,林肯港(Port Lincoln)的金枪鱼,口碑极佳。
在柯芬湾的生蚝农场(Oyster Farm),马天宇穿上涉水服,从海滩慢慢走进清澈的海水中,亲手捞起新鲜的生蚝,撬开壳后一口吞下。带着海水的甘甜和海草的清香,肉质洁白细腻,爽脆鲜甜,农场提供柠檬、白葡萄酒与生蚝一起搭配。平时就酷爱生蚝,这种在世界顶级生蚝产地当场捕捞、学习剥壳技巧,入口尝鲜的体验,让马天宇更是直呼“好鲜!”。农场工作人员细心教授了开生蚝的技巧,农场小能手上线,马天宇不一会儿就能娴熟操作,并开始指导其他小伙伴。
在林肯港,蓝鳍金枪鱼开鱼秀绝对是不可错过。傍晚时分,蓝天夕阳下,海边的长桌旁,主厨从冰桶中抱出当日捕捞的金枪鱼,马天宇不禁惊叹道:“哇,这么大个儿的金枪鱼还是头一次见!”
主厨指引我们观察金枪鱼的蓝鳍位置,蓝色的线条在斜阳映照下泛着漂亮涟漪。烤炉在餐桌旁已就位,一只只涂抹着黄油的龙虾正在翻烤,主厨熟练地片开金枪鱼,摆放考究,直接送上餐桌。这样的仪式感让马天宇印象深刻,“他会给我们介绍这个食物,整个的流程非常有仪式感,我们中国人也讲究,有朋自远方来。”
3
在南澳喝一杯
葡萄酒、诗歌或者德行,
任君自取。
重要的是,
保持‘沉醉’。
——查尔斯·波德莱尔
从阿德莱德市区出发,驾车仅需20分钟便可抵达奔富玛吉尔酒庄(Penfolds Magill Estate)。1845年,年轻的英国医生奔富先生和妻子在这里种下了第一棵葡萄树,并建起了名为“葛兰许(Grange)”的小石屋,这里也正是日后享誉世界的奔富葛兰许系列的发源地,被誉为“澳洲酒王”。
酒庄有大面积的全景落地窗,让客人一边品酒,一边欣赏窗外辽阔的葡萄园美景。这个季节,蓝花楹开得正盛。
马天宇并不怎么饮酒,但这并未妨碍他对酒和酒庄历史的浓厚兴趣。在地下酒庄,他被百年历史的酿酒桶和珍藏的限量年份美酒深深吸引,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菲尔半岛的黛伦堡酒庄(d'Arenberg Cube),有一座超现实主义的建筑,酷似一个巨大的魔方,宛如从未来世界穿越而来,为这座百年酒庄注入了现代感与活力。酒庄建于1912年,至今依然沿用家族百余年来的传统酿造技艺,由25种不同葡萄品种酿造而成的多达35种葡萄酒,带来独一无二的美酒体验。
走进魔方的内部,便进入了一个多维的空间,有气味博物馆、品酒室、餐厅等多功能区域。酒庄里有一间间别具匠心的调酒室,为每一位来访者提供独特的调酒体验,在调酒室,马天宇亲手参与调制了自己的专属酒饮。
作为澳大利亚的“佳酿之都”,南澳大利亚拥有超过18个葡萄酒产区,占据了全澳葡萄酒出口量的65%以上,拥有珍稀的百年葡萄老藤[HS3] 。干燥气候和老藤的深根系统使这些葡萄藤历经百年风雨,酿出的酒具有浓郁的果香和复杂的口感。
4
成为那一片海
我知道什么是自由。
自由也许是,
我不想拥有海、
我想要变成海。
——库索《纵身入山海》
车调转入海滩方向,还未停稳,马天宇被车窗前的景象震撼了——壁纸般的蔚蓝色跃然眼前,这就是柯芬湾国家公园(The Coffin Bay National Park)。这里拥有南澳最独特、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海岸风景,海岸线几乎未曾被人类开发,原始的自然之美毫无保留地呈现在面前。
沿着蜿蜒的小径往下,就是广袤的白沙长滩。沙子洁白如雪,细腻如粉,脚下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沙粒在脚趾间流动的清凉。海浪轻轻拍打岸边,时而涌起,时而退去,创造出一种永恒的节奏感。
海滩另一侧,碧蓝的海水拍打着岩石,发出阵阵轰鸣声——亘古不变地讲述着海的故事。岩石的褶皱和颜色,每一块都透露出独特的地质风貌,承载着亿万年的历史与岁月的痕迹。
海滩上闲逛的海鸥、悬崖边栖息的鸬鹚,与这片宁静的土地和谐共处。海风拂过马天宇带有少年感的俊朗面庞,下一秒,他在海滩上奔跑起来,这样的海和风,这样的沙滩与阳光的气息,让人不忍辜负,想要肆意和释放。
海边还有辽阔的沙漠。沙漠与海水交织,一半沙丘、一半海浪,如诗如画。金色夕阳洒在沙漠上,马天宇走到沙丘的顶端,静静坐下,感受脚下柔软的沙粒轻轻流动。远处,天海一体,模糊了地平线,如同一个奇幻的蓝色梦境。
在生活中,马天宇不喜欢较真,尊重一切,觉得所有事情都可以被理解。在工作上,他也不想拧巴,更想顺从自己的内心。“不是说人生非得要做什么都要有价值,但我觉得人生总有那么几件事让你认为它是值得的。”今年年初,马天宇参演了他的第一部文艺片《雨落屋瓦》,他曾在多个采访中提到过,想参演文艺片,即使零片酬。可以反映当今社会的一些情况,帮助一些人,进而改变点什么,他觉得这是有价值的。“一个人的声音太渺小了,如果搬到荧幕上,被更多人关注到这件事,然后被改变的时候,会觉得有成就感。”
第一次参演文艺片,每次导演一喊卡,马天宇都会跑到导演那里去看监视器回放,认真琢磨每一帧镜头的表现,发现有问题马上调整。“跟偶像剧完全不是一个路子,我要迅速调整、投入到那个状态里面。偶像剧能传递美好,但我还是想演写实性更强一些的东西,所以我停下来了。这也让我错失了很多机会,但如果时间倒退,再选择一遍,我依然会选择现在这条路。”
5
星空下原野上
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
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
是我莫大的荣幸。
——卡尔·萨根《宇宙》
从林肯港出发,驾车约三个小时,便是Kangaluna Camp 康阿路纳帐篷营地[HS4] 。这个露营地由澳洲当地人Geoff和他的妻子Rene[KW5] 创办,位于高勒山脉国家公园(Gawler Range National Park)内。帐篷四周常有袋鼠和鸸鹋出没,远离喧嚣的原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纯粹魅力中。这里远离城市的光污染,也是观星的理想之地。
当天下午,马天宇提议一起前往超市购买食材,准备在晚上烹制几道正宗的中餐与营地主人共享。逛超市一直是他探索新目的地时的乐趣之一,“逛超市不仅能了解当地物价,还能发现本地人喜欢吃什么、玩什么。我还喜欢去菜市场、旧货店和衣帽店。”在超市里,他熟练地根据人数估算食材。回到营地立刻开始洗菜、切菜,有条不紊准备起来。作为常年下厨的人,马天宇表示自己最擅长西红柿炒鸡蛋。当天,他做了一道西红柿鸡蛋汤,漂亮的蛋花可见功力,味道也恰到好处。
于是,当晚的特别晚餐分为两部分:马天宇主导的中餐和营地主人准备的西餐。几道中餐很快被一扫而空,当得知营地主人也很喜欢中餐这些菜时,马天宇的喜悦溢于言表。烛光下,气氛烘托得浪漫温馨,大家围坐一堂,谈论着各自的过往,马天宇也热情地邀请营地主人到中国旅行。正巧赶上一位工作人员当天生日,大家将悄悄准备藏了一天的生日蛋糕送上时,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恰到好处的生日和遗世独立的旷野氛围里——这也许是一生一次的生日记忆。
夜幕降临,营地点燃篝火。温暖的火光在寂静的夜空下跳跃,四周笼罩着无尽的黑暗与宁静。大家围坐在火堆旁,听着风吹过草原,聊着天,享受这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放松时刻。抬头仰望,浩瀚星空令人屏息,银河横跨天际,星星如宝石般闪烁,偶尔看到流星划过夜空。与宇宙对话令人感到渺小,也充满无限惊叹,南半球看到的星座与北半球不同,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星星格外耀眼明亮。
这一夜,远离了手机与社交网络。马天宇却认为很难忘,成为他整个旅行中最为深刻的记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大家都不再盯着手机,而是一起聊天、看星空、拍照,下午还一起备菜做饭。在这样的原生态环境中,你会发现,人其实很简单。”
马天宇自觉是内心比较丰富、生命力比较旺盛的人,“即使关在一个牢笼里,我心里依然会有一些美如画的东西,即使在再干枯的条件里,我都会让生活以及周围的一些事情变得更丰富,更多彩,更快乐。”说完这句话,他不禁自嘲这么说有点做作。出道18年,他觉得当下就是最好的阶段。“年龄刚刚好,有点小美满、小知足,想做什么做什么,有家人陪伴,想去哪里去哪里。当下我很幸福,很知足。”
马天宇有个习惯,每晚睡前,都会迅速用一分钟或者是更短时间把这一天的事情过一遍,然后迅速抽离,不会内耗。他说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但不觉得这是什么性格弱点,反而认为能够察言观色是上天赐予的禀赋,“让自己也很舒服然后也不让别人难堪吧”。
在旅行人格上,马天宇显然是旅行P人,不喜欢做规划,喜欢所有旅途中给的惊喜。就像这次在南澳大利亚,不经意间遇见的街头涂鸦、临时起意的下厨、与当地人的真挚互动,都成为他旅行中珍贵的一部分。这种随性、自由的旅行方式,让他更加投入每一个瞬间,也让未来每一段旅程都充满了未知与可能。
6
与阿德莱德见面
我爱不带目的地散步,
在阳光下小憩,
自由地流浪。
——赫尔曼·黑塞《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回到阿德莱德,飞机降落时俯瞰,蓝天如洗,一树树蓝花楹在南半球的春风里竞相盛开,蓝紫色的花朵为整个小城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浪漫色彩。
每当经过蓝花楹树下,马天宇总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拿起相机,沉醉于这片紫色的春光。
南澳首府阿德莱德(Adelaide)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36年,城市布局街道平整,散落着许多公园绿地、开放空间,多次入选“世界宜居城市”,也曾被评为“全球最美20个城市之一”。
博物馆、艺术画廊和购物街等文化与商业中心都集中在市区,步行即可到达,我们便和马天宇一起,展开了阿德莱德city walk。“悠闲”是马天宇对这座小城的印象,“所有人的生活状态不急不躁的。每个人走在大街上都非常的悠闲,舒服又放松。”
到访一个目的地,马天宇总会特别关注历史文化和建筑,“虽然我们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西方的历史故事、一砖一瓦跟我们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想要对世界了解更多,为此他曾恶补英语,还专程去西方艺术都市学习和熏陶自己。
阿德莱德也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其中北大街被认为是阿德莱德文化与历史的“脉络”。这里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从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到现代化的展览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沿路两侧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战争纪念馆、教堂和雕像,还有著名的南澳大利亚艺术馆(Art Gallery of South Australia)和南澳博物馆(South Australian Museum),街道两旁的林荫绿树和宽敞的步行道使得北大街非常适合步行或骑行。
2024年12月11日,南方航空将复航广州-阿德莱德直飞航线,这使得探访南澳大利亚更为便捷。阿德莱德也是探索州内其他精彩景点的门户,无论是选择飞行还是自驾,一个小时的车程或航程,便可到达轻松前往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历史悠久的内陆地区、风景如画的穆理河,或是如梦如幻的美丽海滩,还有被称为“没有围栏的动物园“的袋鼠岛(Kangaroo Island).。这次行程,马天宇乘坐螺旋桨飞机从阿德莱德到林肯港,航程只需50分钟。
关于可持续旅行
在出行方面,自带用品已成为马天宇的习惯。他总是带上浴巾、洗漱用品、拖鞋等。“我的东西都是我的,我只是借用他们的床而已。我尽量使用自己的物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浪费。”
阿德莱德的有轨电车(Tram)连接市中心与风景如画的格雷尔海滩海滩,且以下两段路程均为免费:一段从Victoria Square到City West,另一段从Brighton Road到Moseley Square。有一天的行程结束后,马天宇跳上了电车,车程不长,从车窗望出去的城市街景却别具风味。
南澳大利亚积极倡导低碳出行,有电动汽车、公共交通或自行车供人选择,以减少旅途中的碳排放。同时,通过保护自然生态、推广低碳出行、支持本地经济以及提高环保意识,提供一个既能享受美丽景观,又能尊重和保护环境的旅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