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藏之间:约瑟夫·洛克在华民族志摄影

2024.11.21

主办: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策展人:德戈金夫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30日-2025年8月31日

展览地点: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二楼4展厅

年度理事单位及展览支持: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纸张支持:英国PermaJet艺术纸

2024年11月30日,谢子龙影像艺术馆(XPM)将隆重推出2024年度馆藏研究展“纳藏之间:约瑟夫·洛克在华民族志摄影”,展期至2025年8月31日。本展由德戈金夫博士担纲策展人,从XPM馆藏约瑟夫·洛克原版底片出发,结合海内外十余家机构和个人提供的500余幅(件)影像及文献资料,基于影像人类学的视点与理论方法,对约瑟夫·洛克在华摄影活动及其民族志摄影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研究与呈现。此外,本展亦或为国内首个正式的“洛克摄影大展”,并将对公众免费开放。

约瑟夫·洛克系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文化学家、摄影家,1922至1949年间长期在云南、四川、甘肃、青海等地采集动植物标本及探险考察,兼为《国家地理》杂志撰稿,同时拍摄并发表了大量照片,后转而研究纳西族的历史、语言、文字和东巴教的仪式、经典,出版《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等著作,被后世誉为“纳西学之父”。此外,“香格里拉” “洛克线”等文化概念的流行及围绕洛克的种种“都市传说”更为其人、其作平添了不少传奇色彩和神秘感。

身为研究者,洛克的学术成就已为学界所公认,相较之下,其摄影之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洛克在华摄影题材广泛,其中尤以民族志摄影数量最多且价值最大。该展以滇西北的纳西人及其东巴文化圈和川甘青藏人及其佛教文化圈为主要线索,借由洛克的镜头,全景式地呈现了百年前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和横断山脉之间(即“藏羌彝文化走廊”)多彩绚烂的民族风情与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展览分为“洛克是谁”“东巴迷梦”“喇嘛王国”“奥托克罗姆”等单元,其中许多内容皆为首次公开展出,包括洛克拍摄的四部民族志电影和“中国西南最早的彩色照片”。

展期中,主办方还将举办一系列学术及公教活动,主要包括一场以“中国摄影史研究与历史影像收藏”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一场以“科学、文化、摄影:约瑟夫·洛克在中国”为主题的跨学科研讨会,以及若干场专题讲座,涉及人类学、民族学、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文学、人文地理、摄影史与视觉文化研究等学科领域。

关于策展人

德戈金夫,1985年生,北京长大的蒙古族,摄影师、研究者、策展人,先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日本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现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摄影史论、影像人类学、视觉文化,亦从事翻译和策展工作,兼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青年摄影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理事,日本摄影艺术学会会员。

RECOMMEND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