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0日,奥迪中国品牌策略、客户洞察、客户体验负责人柏松博士设计师陈旻于外滩源33号接受媒体访问。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媒体老师今天莅临现场,相信大家刚才也听了柏松博士分享了一些关于奥迪在可持续性发展上的新见解和心得。今天我们有幸请柏松博士和设计师陈旻先生一起跟大家聊一聊可持续性环境下奥迪的一些新的动作。
柏松博士: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名字叫Christian Balzer,奥迪中国品牌策略、客户洞察、客户体验负责人,我已经在中国跟奥迪品牌工作五年时间了。
陈旻:我叫陈旻,是一个工业设计师,创办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主要做一些产品设计服务,包括家电、家具等等。我们也做一些展会策划,这次我也是设计上海的策展人,我们策划的是传统工艺创新的板块。
柏松博士:在当下时代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奥迪正在聚焦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电动化,一个是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在这两个关键领域对汽车设计做出很大的影响。我们不仅想要车子变得更加漂亮,更希望带来一些影响力,并且是保护环境的态度和影响。
大家也在发布会上看到了,设计上海不仅仅是围绕汽车品牌,我们也看到了相当多不同的品牌,我们看到了很多设计师、专家,大家都在围绕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我们两位也就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很多交流和沟通。所以也想进一步跟陈旻交流一下,想问一下从他的视角,如何看待奥迪的设计,有什么想法。
陈旻:我从去年开始就跟Christian开始他聊得比较多,我从小就是一个奥迪的粉丝,跟奥迪的缘分也蛮奇妙的,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当时那边给了我一个小礼品,打开之后是奥迪A3的小模型。没想到12年以后我回国,买的第一辆汽车就是A3。奥迪的可持续性发展众所周知,不需要我跟大家讲奥迪在可持续发展中投入了多少精力,大家都查得到。其实你们想听的我是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我们在专业内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我觉得可持续发展其实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讲就是活下去,就是能够使用更长的时间,这就是可持续。奥迪品牌的区别是在哪里呢?对我们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来说,奥迪实际上是非常标新的,它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得很长久。就像比如说苹果,我相信买了苹果的人,用十年可能就不再用它了,它可能跟不上潮流了,但你会扔掉它吗?多半人不会,因为很好看,放在家里做个摆设也挺好的。
其实车也是差不多的,我第一辆A3开了九年,还是非常好的,巨省油。我觉得假如说每个消费者都能把车开到九年十年甚至更长,这不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吗?它占据了九年的生活,实际上我少买一辆车,对社会来讲得就是可持续发展。如果车企是有这样的精神,就是把每个设计当作艺术品来做,因为Christian跟我交流了很多关于工艺的东西,奥迪其实在工艺方面是非常精益求精的,大家能够看到用碳纤维做的车顶,以及车的减重。奥迪也是制造了很多高性能版的车,其实也是为了延长车陪伴你的时间,我觉得这一点就足够可持续了。
主持人:非常感谢陈旻老师的见解,我们在汽车行业从业时间长了,听听不同的视角的分享非常有启发性,非常感谢陈旻老师对奥迪的钟爱。接下来我们进入媒体提问环节。
媒体:这次设计上海2021奥迪选择了e-tron GT进行展示,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款产品作为这次展会展示的车型,另外在主题方面,奥迪这次展台相比设计上海2020会有什么不同?
柏松博士:先来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选择这款车?是因为它真的是一个完美的车型,它是一款纯电动车型,完美诠释了可持续性,可持续性不代表着我们需要妥协性,所以这个车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另外它的性能也很好,所以我们其实是360度全方位地考虑了这款车的调性,我们不仅考虑了整个生产过程,还考虑到最终产品本身,这些都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这款车使用了大量可回收、可持续使用的材料,也没有任何的皮革,都是环保的材料,我们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跟去年一个不一样的点是,去年我们展示的是奥迪Q4 e-tron概念车,今年展示的不是概念车型,而是量产车型了。其实我们也做过分析,对于客户来讲,影响客户购买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设计。同时,大家也知道,电动化是汽车设计中的新的非常大的流行趋势。
主持人:我再补充一点,刚才柏松博士提到的一点很关键,在新的电动化的时代下,为车辆设计开创了更多的可能性。
媒体:去年您提到希望通过设计上海这个平台跟更多的人进行交流,从而得到更多的启发,想问一下在今年设计上海展览中是不是有用到去年所受到的启发?
柏松博士: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去年举办了设计论坛,很多设计界的人都参与了,我们与很多设计界的专业人士进行了沟通,交流彼此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对我来讲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去了解中国市场,了解中国消费者,因为我们如果在中国市场却不那么了解中国的消费者的话,我们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总结下来它不仅仅是个启发,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
媒体:我的问题是关于未来的,我们媒体都很关注设计和未来的事情,我们的刊物也有“万物未来”这样的项目。这次车展上很多品牌都在做电动车,关注未来,我也想了解一下奥迪作为一直在科技前沿的豪华品牌,我们有没有规划未来20年、30年对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最近很热的话题都说我们人类未来要有什么“火星计划”,但我不希望等到那天,我希望好好地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奥迪是不是真的为我们现在的人类做些什么?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相信我们在科技领先这个品牌一定会做些什么。
柏松博士:可以告诉您的是,首先电气化、电动出行这个方向我们会继续做下去,同时我们也不会去牺牲性能,我们将在保持良好性能的情况下,在电动出行方面做得更好。我们的目标是零排放,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目标,但是我们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咱们这一代,更要考虑子孙后代,我们要为他们着想。零排放这个目标将不仅仅是在生产过程,还有整个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都是我们以后要带给大家的。
主持人:
给大家补充一下我们巴黎气候协定以及2050年碳排放目标的背景信息。
第一点大家都知道,到2025年的时候我们希望全球超过1/3的销量是来自电动化车型贡献的。同时,奥迪今年将会推出30余款全新及改款车型,其中有6款是新能源车型。2025年前,奥迪在中国也将推出6款本土化纯电动车型,对于整体的碳中和方面来说,整个大众汽车集团应该是全球最早响应巴黎气候协定的车企之一,它的目标是到2050年的时候,去实现整个公司的碳中和。这个碳中和包括几方面的意思,包括减排、再利用,当然也包括补偿,有一些无法去减少排放的,用其他的方式不管是植树也好,或者是更多的方式把它补偿回来,通过这么一个形式实现碳中和。
媒体:我们一直是做品质生活方式表达的媒体,我有几个问题,首先我想问一下陈老师,因为刚才我们在发布会以及刚才的讨论中一直在讲两个主题,一个是电动化,一个是可持续发展,所以您这次在这一届的设计上海的策展中,能否举简单的例子给我们介绍一下,如何体现的这两个或者某其中一个尤其是可持续的主题的方向?
陈旻:可持续主题是设计上海在两年前就在做这个事情,当时我给出的一个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比如说从材质这件事情,它的可持续性如果你采用自然材料的话,它的生命力不会那么长,但如果把它做成工业品材料的话,其实碳排放量比自然材料要多得多,但生命力很强,所以有很多的假象。
我觉得在中国从古代到现在,可持续就代表着跟自然长期和谐相处,这个就是最关键的,我觉得这是有非常重要的特色的。举个例子,中国的苏州园林,园中有房,房中有园,我们是这样的一个态度,人一直是要在自然里头,而自然也要回馈人,这两个是一个共生体,这个实际上在我们很早开始就已经投入了。
我觉得现在像我策展的定位,其实是挖掘工艺,我想把一些很慢的东西放上去,你可以从这个事情当中来体会一下什么是可持续,其实是蛮辩证的关系。我们刚才也提到,是否可以少买一辆车,如果你一生要买十辆车,但你最后只买了五辆,这就是一种最大的节约。我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在可持续方面,我会关注到还有车的多场景使用,比如旅行版是否是个新的趋势,在不同的驾驶场景中,你需要两辆车还是需要一辆车去解决,这也是车企应该考虑的问题。我相信奥迪会有一些改变,它越来越适应中国市场,并且也在积极地行动。
柏松博士:简单加一点关于新和旧这两个概念,越多考虑的时候越感觉是一个哲学性的思考,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一点,就是过去我们都做了什么,不是一个割裂的命题,包括我们奥迪的产品A3,我们在创造这款车型的时候也运用了回收再利用材料去做车辆的脚垫,所以说新和旧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媒体:我感觉好的设计能够延迟很多时间,让它不是容易过时,你就不会像快消那种更换,也做到对环境的友好。下一个问题是想问Christian,因为刚才发布会的时候听到说这次是要打造亚洲最大的设计会展的生态网络,包括要携手设计中国北京和设计深圳,想问一下奥迪除了在上海,是否会联动北京、深圳,北方和南方的市场来做这样结合设计的活动?
柏松博士: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想着怎么样把这件事情做好,要有意义,像我们这次跟设计上海的合作就非常有意义,我们也会像你刚才讲的,继续跟设计中国北京还有设计深圳去探讨,看怎么样能够以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方式合作,而不是说合作方式只是简单添加一个logo,必须要有意义,但整体来讲,我们还是很开放的态度。
媒体:结合到设计上海,刚才有提到有越来越多中国本土的设计师以及中国的这些设计元素,奥迪在未来的车型设计上会汲取哪些灵感,或者说在车型设计上偏向于中国人对设计的喜好,因为刚才说到做这个要有意义,会不会有设计灵感之间的流通?
柏松博士:答案是我们已经在这么做,并且也一直都会这么做的。我们在北京有一个设计部门,现在已经有14个人了,虽然说还不是那么大,我们这14个人中只有两个外国人,其他都是中国本土的设计师,而且是非常有才华的。我们经常会结合我们的调研,去采访一些中国消费者,看他们是怎么想的。而且我们也投资了非常多的财力、物力在里面,在中国市场上我们肯定要融合中国元素,更了解中国人的喜好,才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我们作为一个高端汽车品牌,总要以客户为中心,以消费者为中心。
主持人:补充一下,Christian先生其实也在负责奥迪中国另外一个部门,叫AIR,工作就是专门调研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他这个团队会把他们的调研数据及时分享到设计团队,在设计之初就要把中国消费者的反馈提前融入到他们的设计中。
媒体:我也希望这次设计上海的信息反馈也能给到一些咨询或者是策略的数据,给到奥迪设计的数据库。
柏松博士:对的,此次的活动肯定是会给我们很多新的一些素材,帮助我们回去做一些决策,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见到了很多同行,通过跟同行的交流,还有在展览上会跟很多其它的行业比如像家具等等设计师进行交流,也给了我们很多的灵感。
媒体:你好,上海车展现在正在进行中,我们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汽车的设计,包括一些新势力的造车,以及非汽车品牌也在加入。您这边对这些汽车设计有什么看法?
柏松博士:其实可以看到中国的汽车市场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对我们来讲,也希望能够在这样的车展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当然我们也会去看其他汽车品牌,看它们是怎样的设计,这样互相启发是有作用的。看这些新品牌,也相当于是调研的一部分。电动化时代,车的设计会发生质变,比如说像Q4 e-tron外形是非常紧凑的,大家在4月15日左右看到这个车的全球首秀,它的外形是一个紧凑型的A级电动车,但是它内部行李箱的空间能达到B级车,像Q5那么大的行李空间,但是你真正坐进去以后会发现,怎么这车跟Q7一样大,能达到C级别的车的空间,这就是电动化状态下的设计带来的美妙。
主持人:感谢所有媒体老师们,也感谢柏松博士还有陈旻老师,谢谢大家。